[1] 吴其浚.植物名实图考[M].张瑞贤,王家葵,张卫,校注.北京:中医古籍出版社,2008:420.
[2] 昝珂,过立农,郑健,等.民族药材青阳参的化学成分研究[J].中国中药杂志,2016,41(1):101-105.
[3] 殷敏敏,殷志琦,张健,等.青阳参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[J].中国药科大学学报,2013,44(3):213-218.
[4] 周进康,吕娟,周鹏.青阳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[J].贵州师范学院学报,2010,26(12):23-26.
[5] 匡培根,吴义新,孟繁瑾,等.青阳参治疗癫痫大发作:附动物实验观察[J].中医杂志.1980(8):22-25.
[6] 杨庆雄.人工栽培青阳参化学成分及抗抑郁活性研究[J].贵州科学,2007,25(S1):421-426.
[7]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.湖南省中药材标准(2009年版)[S].长沙: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9:227.
[8]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.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(2010年版)[S].长沙: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0:86.
[9] 杨竹雅,杨树德,钱子刚.青阳参及其近缘种的生药学比较[J].云南中医学院学报,2008,31(4):17-20;25.
[10] 国家药典委员会.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2020年版四部)[S].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:2020:232.
[11] 刘云怀,黄云先,木书林,等.青阳参质量标准的改进研究[J].中国卫生标准管理,2015,6(25):130-133;134.
[12]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.云南省中药材标准(2005年版第四册彝族药)[S].昆明: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5:61-6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