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陆玉炯,余跃生,杨小军,等.贵州布依族、仫佬族和毛南族9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[J].人类学学报,2012,31(1):89-95.[2] 余跃生,张勋,赵明未,等.贵州布依族、侗族、水族和毛南族头面部形态特征比较研究[J].黔南民族医专学报,2006,19(1):1-4. [3] 张庆忠,陆玉炯,宋国琴,等.贵州苗族、水族10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[J].人类学学报,2010,29(2):182-188.[4] 魏会平,刘继云,李继红,等.河北汉族、蒙族、满族三民族8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析[J].张家口医学院学报,2002,19(3):1-2.[5] 祁英杰,杨彩玲,黄艳梅,等.河南汉族人群中19项遗传性状特征的分布及法医学应用价值[J].郑州大学学报:医学版,2014,49(1):86-88.[6] 付四清,田虹,胡克清.湖北汉族10对遗传性状的调查[J].中国卫生统计,2004,21(4):250;252.[7] 陆宏,霍正浩,党洁,等.宁夏回、汉族12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的研究[J].宁夏医学杂志,2008,30(9):772-775.[8] 佘朝文,皮建辉,舒孝顺,等.湖南汉族、侗族16 对遗传性状的调查[J].遗传,2001,23(5):406-408.[9] 郑连斌,李咏兰,陆舜华.内蒙古四个民族耳垂基因频率[J].遗传,1995,17(2):12-13.[10] 栗淑媛,郑连斌,陆舜华,等.内蒙古18个人群13项遗传指标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[J].天津师范大学学报:自然科学版,2004,24(3):26-29. [11] 刘学峰.辽宁汉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[D].锦州:辽宁医学院,2011. [12] 李咏兰,陆舜华,郑连斌,等.江西汉族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[J].人类学学报,2012,31(2):193-201.[13] 王杨,郑连斌,陆舜华,等.广东梅州地区客家人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的研究[J].华中师范大学学报:自然科学版,2012,46(1):75-80. [14] 旺庆,李咏兰,陆舜华,等.江西丰城汉族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研究[J].内蒙古大学学报:自然科学版,2013,44(1):62-68. [15] 杨建辉,郑连斌,陈利红.仫佬族9项头面部群体遗传学特征[J].基础医学与临床,2010,30(10):1 025-1 028. [16] 王赛群.湖南汉族10对单基因遗传性状的调查分析[J].怀化学院学报,2011,30(8):26-30.[17] 皮建辉,周建波,熊海霞,等.湖南瓦乡人红细胞血型研究[J].怀化学院学报,2010,29(2):60-64.[18] 武红艳,王克杰,张林.河南汉族人群10对遗传性状的调查[J].齐鲁医学杂志,2011,26(3):232-234.[19] 汪承勇,肖维品.贵州某地区卫校汉族、少数民族学生8项群体遗传学性状调查[J].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,2011,33(5):606-609.[20] 玉时阶.古代汉族入桂及其对广西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[J].学术论坛,1995(6):80-85.[21] 马惠兰.从宁夏回汉民族的迁入和形成过程看两种文化的并存机制[J].宁夏大学学报:人文社会科学版,2006,28(2):115-117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