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周振华.产业结构优化论[M].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1992.
[2] 宋涛.调整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[J].当代经济研究,2002(11):11-16.
[3] 干春晖,郑若谷,余典范.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[J].经济研究,2011(5):4-16;31.
[4] 匡远配,唐文婷.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度的时序演变和区域差异分析[J].经济学家,2015(9):40-47.
[5] 黄溶冰,胡运权.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测算方法——基于熵的视角[J].中国管理科学,2005,14(1):122-128.
[6] 刘明宇,芮明杰.价值网络重构、分工演进与产业结构优化[J].中国工业经济,2012(5):148-160.
[7] 陶长琪,周璇.要素集聚下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非线性和溢出效应研究[J].当代财经,2016(1):83-94.
[8] 张豪,张建华,窦雯璐.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互影响分析[J].工业技术经济,2015,34(1):12-19.
[9] 中国经济网.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“三农” 乡村旅游受重视[EB/OL].(2015-02-02)[2017-12-28].http:∥www.ce.cn/culture/gd/201502/02/t20150202_4488738.shtml.
[10] 宋晓云.涪陵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[J].农业经济与科技,2017,28(14):137-138.
[11] 李外禾.涪陵重化工产业布局与环境承载力研究[J].绿色科技,2014(4):301-304.
[12] 郑友,郭建,张龙云.涪陵狠抓“四化”建设 打造农业品牌效应[EB/OL].(2017-03-01)[2017-12-28].http:∥www.cqagri.gov.cn/Details.aspx?ci=14&psi=6&topicId=671047.
[13] 郭玲.重庆市涪陵区“三品一标”农业品牌发展现状及建议[J].现代农业科技,2017(13):270-271;273.
[14] 闫二旺.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生态产业链运行研究——以山西省为例[J].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14,24(3):388-391.
[15] 宋海秋.论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三个方向[J].经济纵横,2012(10):80-83.
[16] 张文晋,原梅生.如何处理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协调化的关系[J].生产力研究,2003(6):189-190.
[17] 何维达.区域产业素质评价的实证分析——兼评河南省的区域产业素质[J].科技进步与对策,2006(10):157-159. |